在康健雜誌寫了一年多的男人心事專欄眼看我的四十歲生日就要到了。邁向不惑之年,身為一個四十歲的中年男人會有什麼心事

想像我的祖父父親在四十歲時所面臨哪些煩惱應該不外乎家庭經濟的壓力還有子女教養的問題這兩大煩惱應該是跨世代的已婚中年男子共有的負擔不過比較起來我倒是覺得現今的中年男子在這兩個問題上面臨的壓力強度比以前更巨大。當前社會的貧富差距比以前大,電視雜誌每天都有一堆記者跟在巨商富賈明星名模身邊,報導他們的一顰一笑,宣傳他們從頭頂到腳底的名牌服飾與配件,頌揚他們豪宅有多大,新車有多酷,他們的停車位就是我家的兩倍大,幾口吃掉的二頭鮑要價就比一般人的月薪還多。每天這種報導圍繞在身邊,無形中就變成加諸於我們身上的壓力,吃不起松阪牛至少也得有松阪豬,這些高消費的新聞也逐漸把我們的消費標準拉高了。

同時,我們也面臨比以往更大的工作壓力,電視報紙上報導的都是台灣景氣有多差,對岸如何遍地是黃金就算索性關掉電視想來個眼不見為淨,市面上的雜誌暢銷書,也不斷製造出新的競爭要素,因為大眾的危機就是他們業績上的轉機。一堆競爭力、語言能力、分析能力、問題解決力、溝通力、即戰力等等,把我搞得很沒力。上班就是要做好自己份內的工作,怎麼會搞成這麼複雜?

然後大家的言行都跟著當時的暢銷書與雜誌封面標題轉,現在當紅的是言必稱「世界是平的」,所以我們都比以前的中年上班族還偉大,當場變成義和團,得面對世界各色人種各國對手的競爭。不只如此,還得面對比我們年輕同事們的挑戰。什麼四五年級當家,六年級準備接班,七年級後浪推前浪,或是找幾個同一年出生的媒體寵兒,用這個來說明這個年紀的年輕人有多不得了。說句不客氣的話,這實在是無聊透頂,每一年出生的人當中都可以找出幾個在各行業在當時看似頂尖的成功人士,所以不曉得這樣歸類有什麼意義。講得更嚴重一點,這樣把人分成各個年齡的族群來製造衝突,是不是另外一種形式的「炒作族群議題」?

這還沒完,以上這些被發明出來層出不窮的競爭力,連我們可憐的小孩子也逃不掉,同時這樣的壓力就轉到我們身上來。同樣因為世界是平的,所以英文有多重要。然後資訊時代來臨,所以電腦能力也不能缺。接下來因為多元入學方案,所以還要去學各種才藝參加課外活動,讓學習紀錄更好看。搞了半天最近發現原來中文也是關鍵能力,作文能力是真本事,所以各家補習班多了一個財源開始加開作文班,教小孩寫作文的書也一本一本冒出來。我不知道這些人到底有完沒完,接下來是不是要報導小學高年級的同學如何去面對低年級學弟妹的挑戰。

還看過有職場專家說四十歲是職涯的頂點,過了四十歲就開始走下坡了。四十歲前如果佔不到好位子,接下來就沒指望了。在我四十歲生日前夕看到這種論點,實在讓人怵目驚心冷汗直冒。

在這時候我就拿出這些年面對外界報導的經驗,現在被訓練得可以老僧入定坐懷不亂,管他每週編出一個新標題來嚇人,我就是可以不受他們的影響。心中很清楚這些人何德何能做出這樣的結論,所以我為什麼要受它們的干擾。只要每天認真上班工作,下班認真陪兒子鬼混,這些人根本沒資格來指導我甚麼能力重要,我自己清楚自己的強項在哪裡,不足的地方有哪些,讓我每天進步學習的管道很多,除了這些自以為是的媒體以外。

就男人的平均壽命而言,能活八十歲應該就不錯了,所以年過四十真的是走到半路,接下來的日子真的是下半輩子了。不過我認為人生才不是在爬山,所以沒有上坡下坡的問題,人生就是一條崎嶇的道路,每一步路都可能被石頭絆倒,不小心也會踩到泥水坑,絆倒了就拍拍屁股爬起來,鞋子弄髒了就換雙新鞋再上路,隨時都在各個路段面對不同的煩惱跟挑戰。每天跌跌撞撞,每天從犯錯中學習,每天享受當前的喜悅,日子就是這樣過的。走過前半段路讓我學到怎麼樣走路可以比較平坦省力,如何趨吉避凶離狗屎堆遠一點,這樣的話下半段路就可以少跌幾次跤,多點時間可以停下腳步,抬頭欣賞身邊美景。

最後要祝我自己生日快樂,不只這樣,也祝我接下來的下半輩子也繼續保持這樣平安快樂。真的不是升官發財,就是平安快樂,身體勇健,心靈康健,余願足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